据国外媒体报道,在当前科技行业许多软件工程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随着资源不断向人工智能领域倾斜,传统的软件开发岗位日渐枯竭,导致就业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。今年迄今为止,美国科技公司已裁员高达13.7万人,许多IT从业者开始拼命寻找新的工作机会。与此同时,股权奖励的减少和薪资的普遍下调让行业的内卷现象愈演愈烈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软件工程师们的职业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。
通过网上提交求职申请,在科技行业找工作正变得越来越困难。所以格伦·库格曼(Glenn Kugelman)摒弃了网络求职的常规途径,转而采用独特策略,回归以纸笔和胶带为传统媒介的求职方式。
图注:库格曼在曼哈顿张贴传单,宣传他在领英上的个人资料
自今年春季从eBay网络营销岗位离职后,现年30岁的库格曼耗时近三个月,在曼哈顿街灯杆上张贴了150张传单。这些传单上写着:“近期被解雇,正在找一份新工作!”他特意在谷歌、Facebook等科技巨头的办公区外张贴传单,期望这些精心设计的“求职信号”能在招聘经理的日常视野中脱颖而出,犹如“寻猫启事”般引人注目。传单上嵌有的二维码,可以让人看到他在职业社交网站领英上的个人资料。
“我坚信这能使我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,”库格曼如是说,“当前的就业环境较往昔更为严峻,唯有创新方能制胜。”
“人脉资源似乎一夜枯竭了”
科技人才曾经被企业花大力气争夺,现在他们却开始争夺更稀缺的职位。对于一个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群体来说,命运的急剧逆转表明的不仅仅是适应期的短暂阵痛,而是行业大规模重组的信号,它重新定义了劳动力的需求结构,促使部分从业者面临转型的压力。
据Indeed.com统计,自2020年2月以来,美国软件开发岗位的招聘数量下滑了30%以上。同时,根据layoff.fyi的数据,美国科技行业的裁员潮仍在持续,今年以来已累计影响约13.7万名从业者。对于那些未曾亲历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年轻科技工作者而言,这种突如其来的求职挑战显得尤为严峻,他们不得不拼命找工作。
企业战略的重心亦在悄然转移,从昔日的激进扩张与高风险投资,转向聚焦盈利性产品与服务的稳健发展。这一策略调整直接反映在招聘策略上:初级职位的招聘规模缩减,招聘团队被精简,而那些在盈利前景上显得黯淡的领域,如虚拟现实(VR)及硬件设备等,相关项目和岗位也纷纷遭到裁撤。
在此背景下,人工智能领域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与发展机遇。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,展示了其在创造内容并重塑诸多行业方面的巨大潜力,进而激发了业界对构建顶尖人工智能系统的激烈竞争。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,成为了当前市场上最为紧俏的少数群体之一,备受企业青睐。
作为加州奥克兰的一名工程经理,现年47岁克里斯·沃尔兹(Chris Volz)自90年代末起便投身其中,直至2023年8月不幸遭遇房地产科技公司的裁员风波。他说:“我已在科技领域拼搏多年,但这次的感觉非常不同。”
图注:去年被解雇的沃尔兹说,我虽然了解“盛衰周期”,但这次的感觉非常不同
在之前的大部分工作中,沃尔兹要么有招聘者主动联系,要么通过人脉引荐而获得工作职位。而今,他惊讶地发现,自己的社交网络内几乎无人能幸免于裁员潮,迫使他首次在求职路上主动降低姿态,甚至不惜自降薪酬以寻得出路。他感慨道:“人脉资源似乎一夜之间枯竭了。”他向超过120个岗位投出了简历,却仅收到寥寥三个回复。
沃尔兹还担心他的抵押贷款。他终于在今年春季找到了一份工作,但这份工作要求他减薪5%。
盛情招待求职者体验不复存在
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消费者的生活与消费模式全面数字化促使科技公司急剧扩张,以诱人的薪酬、承诺的灵活性、奢华办公环境乃至各种令人艳羡的待遇为条件,竞相招募人才。这场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,迫使企业不惜将员工“养起来”以抵御竞争对手,甚至有员工反映,自己被雇佣后,实际上却无具体职责。
然而,随着通胀飙升与利率上调导致经济增速放缓,市场迅速转冷。部分科技巨头,即便历史上鲜有大规模裁员记录,也不得不忍痛裁减数万岗位。
薪资服务公司ADP自2018年初起追踪其客户群体中软件开发人员的就业动态,数据显示该领域就业稳步增长,直至2019年10月触及高点开始回落。
尽管疫情期间招聘热潮延缓了整体下滑趋势,但未能从根本上逆转这一进程。ADP研究主管内拉·理查森(Nela Richardson)指出,这反映了以创新为驱动力的行业的自然发展轨迹。她说:“在数字领域,突破性进展的频率已不如以往,技术解决方案越来越多,且不再单纯依赖人力增长。”
求职者普遍反映,昔日盛情款待的求职体验已不复存在。今年春季,旧金山一位Meta前产品经理驱车一小时参加面试,途中收到一封邮件,要求现场完成三项写作测试。抵达后,办公室里空荡荡的,仅前台留守。大约三个小时后,面试官匆匆现身,但仅让他完成了测试,没有进行深入面谈。
图注:软件工程师就业指数:ADP客户中雇佣软件工程师的人数始终在减少
投递100份简历只收到两三次面试机会
薪资规划初创公司Pequity的首席执行官凯特琳·克诺普(Kaitlyn Knopp)指出,薪资泡沫已破裂,职衔与经验错位现象正逐步得到纠正,市场正回归理性。
Pequity的数据显示,2024年美国软件行业薪资增长几近停滞,同比仅增0.95%,反映企业薪酬策略的调整。Pequity更发现,自2019年起,中型软件服务公司入门职位股权授予平均降幅高达55%。
如今,美国企业对工程师技能的要求日益多元化,人力资源公司罗致恒富(Robert Half)技术实践部执行董事瑞安·萨顿(Ryan Sutton)强调,软技能、协作能力及对人工智能战略方向的洞察力正成为关键筹码,企业渴求多才多艺的人才。
在此背景下,不少科技从业者主动求变,积极投身人工智能训练营等课程,拓宽技能边界。
迈克尔·摩尔(Michael Moore)是一名来自亚特兰大的资深软件工程师,他于今年1月遭遇职业生涯的转折,被一家网络和应用程序开发公司裁员。历经七个月求职无果后,他毅然决定重返校园,上了一所在线大学,以提高自己的编程技能。摩尔指出,六年前他凭借非学历背景成功入职,而今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,包括下岗工人与新晋求职者的双重夹击,他渴望通过获得学位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。
现年40岁的摩尔表示,目前每投递百份简历,仅能换来寥寥两三次的面试机会。他坦言:“这一比例并不乐观。”
“等待被发掘的过程确实煎熬”
康奈尔大学管理学副教授杰森·格林伯格(Jason Greenberg)指出,以往科技实习岗位曾以近六位数的年薪吸引大学毕业生,并且有直接转化为全职机会。然而,近期企业纷纷缩减实习与初级职位招聘规模,市场风向已变。他说:“今非昔比,现在已经不是2012年了,大学毕业生不再处于就业市场的黄金时代!”
为转行科技界,现年31岁的美国空军退役人员迈伦·卢坎(Myron Lucan)开始进修编程技术,但其毕业后却发现所有入门级岗位均要求数年工作经验。他自信,如果获得面试机会,他将能向雇主展示其在航空计算机系统方面的专长,并将其用在构建公司数据库的工作上。但历经近两个月的申请,他却连一次面试机会都未获得。他说:“我对找到工作仍抱希望,且确信自己能够胜任,但等待被发掘的过程确实煎熬。”
此外,科技行业内的非技术岗位,如营销、人力资源及招聘等,亦面临多次裁员浪潮的冲击。詹姆斯·阿诺德(James Arnold)便是其中一例,他拥有18年科技招聘经验,却在两年内两度遭遇解雇。疫情期间,他曾是Meta的人才招聘主管,却因市场变化于2022年11月离职。随后,他历经近一年求职艰辛,最终只能转到科技行业之外谋求发展。
今年年初,面对电动汽车公司带来的新机遇,阿诺德心存忧虑,为此选择保守行事,在原有岗位上坚守数月,同时秘密兼顾两家公司的工作。然而,当他鼓起勇气辞去首份工作,全身心投入电动汽车初创公司时,命运却开了个玩笑,仅一个月后他便遭解雇,陷入失业困境。他无奈地说:“我本有两份工作作为保障,如今却一无所有,至少当初若未离职,还能保持稳定。”
阿诺德透露,当前求职市场上,他接触到的岗位薪资普遍较以往缩水三分之一,这一现实令他倍感沮丧。更令他愤懑的是,尽管科技行业整体财务状况有所回暖,但部分企业却转而更多地依赖咨询师和外包,缩减了全职员工规模。他分析道:“疫情加速了远程工作的普及,却也无形中推动了就业市场的全球化竞争!”
AI领域人才争夺依然激烈
不过,科技行业也并不缺乏亮点:在为ChatGPT等前沿产品提供驱动力的大语言模型领域,专业人才可以很容易斩获高薪职位,且年薪轻松逾越百万美元大关。
Pequity首席执行官克诺普表示,人工智能工程师的薪酬远超普通工程师,可达后者的两到四倍之多。她指出:“这是一场对前沿技术的巨额赌注,因此企业不愿在其他人力资源上分散过多资金。”
不仅科技巨头,跨行业企业亦纷纷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争夺。高管猎头资深专家玛莎·海勒(Martha Heller)强调:“五年前,董事会鲜少询问CEO关于人工智能战略的部署。而今,此类议题已成为常态。高管层若对人工智能仅有粗浅的了解,将难以在董事会中赢得良好口碑。”
Advertisements